欢迎参与 8 月 1 日中午 11 点的线上分享,了解 GreptimeDB 联合处理指标和日志的最新方案! 👉🏻 点击加入

Skip to content
On this page
社区
2025-5-15

开源的边界不止于代码|专访社区 Advocator Jetdeng

本篇文章记录了 GreptimeDB 社区对 Advocator @JetDeng 的访谈内容。JetDeng 的故事,为我们展示了一条“技术之外”的开源参与路径。

p.s. 本次访谈由 GreptimeDB 社区核心成员(即 Greptime 工程师)Yinyong 主导,社区运营 Beryl 共同完成,本次叙述视角为 GreptimeDB 内部,访谈者 GitHub ID 为 JetSquirrel,文中简称 JetDeng。

这次的受访者 JetDeng,是一位非典型的开源贡献者。

(图 1:JetSquirrel,即 JetDeng )
(图 1:JetSquirrel,即 JetDeng )

他曾为我们提交过 PR,顺利成为 GreptimeDB 社区的 Contributor。但在那之后,他几乎从社区中“消失了”:不再参与代码架构,也不再提交复杂的 Pull Request。

直到有一天,他带着几篇文章出现了。他用 GreptimeDB 做了一些有趣的项目再成文,让我们发现了另一种可能,我们也逐渐意识到——开源的舞台不只属于写代码的人。

JetDeng 的实践提醒我们:有想法、有表达欲、有场景的人,同样可以成为社区重要的一环。

从 Contributor 到 Advocator,从 DevOps 工程师到连接者、布道者,JetDeng 的故事,为我们展示了一条“技术之外”的开源参与路径。

从一个“手搓”的路由器开始

JetDeng 最初接触 GreptimeDB,是网上看了一位网友分享了使用 GreptimeDB 做家庭网络监控的案例,于是自己也动手尝试了一下,发现 GreptimeDB 的部署方式和 Prometheus 生态的兼容性对他来说非常友好。后来还在社交媒体刷到了网友发的 Greptime 办公室内部“手搓”版路由器,觉得这群人很酷,而可观测刚好是他在研究的领域,所以想要深入学习和了解 Greptime 团队一下。

虽然工作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间,但是在仍有余力的时候选择研究时序数据库来提升自己。考虑到国内的团队,请教问题不用考虑语言障碍和时差焦虑,确实也觉得这个项目做得不错,对 Rust 语言也有一些兴趣,最后选择了 GreptimeDB 作为学习对象。但是刚入门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门槛,通过和我们的 DevRel 交流,建议从擅长的 Golang 和 DevOps 领域开始,后来就在相关 Repo 提交了属于自己的 PR。

“社区很友好,不需要你一开始就做出多大的技术贡献,还给我寄送了他们的文创。”

这种来自社区的回应,是他决定长期参与的关键。

可是奇怪,后面很长一段时间,再难在 Repo 里看到他的提交记录。这次访谈中我们忍不住问了一下。

被确诊 ADHD 后,开源是舒适区

2024 年底,JetDeng 在长期的高压工作状态下,确诊为 ADHD。这次诊断不仅帮助他重新认识了自己,也让他开始重构个人节奏与长期目标。他请了一段假,暂停了全职工作,把更多精力转向开源社区。

(图 2:JetDeng 贡献绿格子)
(图 2:JetDeng 贡献绿格子)

“我开始重新学习怎么规划输出节奏,怎么通过开源找到属于自己的正反馈。”

在这段时间,他也成为了 Amazon Cloud UG 的 Ambassador,组建了以“可观测性”为主题的小组,并开始策划社区活动。因为平时的生活足够丰富,就有了一些想法,想要用 GreptimeDB 来深入尝试一下,于是他开始尝试把生活里的点子也“可观测”:游戏时长可视化、手表心率监控、KSP 火箭发射轨迹……起初只是“好玩”,后来则是“真的好用”。

“我开始想,这套方案不仅能支持家里的小项目,在生产环境中是不是也能承担更复杂的可观测性任务?”

他逐渐不满足于“用”,开始编写 Demo、跑测试、记录部署过程、参与分享,社区身份也在悄然变化。

从投稿到共创,主动走近社区

后来,我们收到了 JetDeng 的投稿,内容是他用 GreptimeDB 实现的一些有趣玩法。我们觉得很有意思,于是转载到了公众号。一来二去(还发现和团队某个成员有点渊源),彼此逐渐熟悉了起来。

没过多久,他主动问我们:

有没有兴趣在成都做一个可观测主题的 Meetup?

当时我们刚好想去西南地区办一场 Meetup,一切不谋而合。在 JetDeng 的牵线下,这场以“可观测性”为主题、联合多个技术社区的 Meetup 顺利落地,也成为我们社区活动中的一次亮点合作。

从投稿到出主意,再到 Meetup 顺利落地,我们开始思考:JetDeng 在社区中的身份,早已不只是用户或 Contributor。也正是在那个时候,Advocator Program 的雏形被正式提了出来。

他用 GreptimeDB 做了什么?

作为 DevOps 背景的从业者, JetDeng 的场景大多围绕可观测性、自动化、安全数据分析等方向。最近,他在探索通过 MCP 将 GreptimeDB 和大模型进行连接,对日志进行智能分析和可视化👀

“对于中小规模的数据流,它的写入性能和部署灵活性真的很合适。”

他还尝试在 AI 安全方向的项目中,使用 GreptimeDB 作为数据底座,并提到**“相较传统时序数据库,GreptimeDB 提供了更多类似 OLAP 的分析能力,这点在后期很关键。”**

内容贡献,也是一种开源参与

开源社区里我们也问了 JetDeng 一个在社区中常见的问题:“如果我不会写代码,我还能为开源项目做什么?”

他的回答坚定而真诚:“把自己用项目的过程记录下来,就是最宝贵的贡献。”

他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:

  • 希望项目方提供内容素材包、讲稿模板等,帮助内容创作者降低参与门槛;
  • 希望更多社区建立起非代码贡献的“成长路径”,包括 Advocator 共建机制、线上线下 co-author、纪念徽章等;
  • 鼓励非技术出身的用户从使用经验、社区活动和社媒互动切入,而非陷入技术门槛焦虑。

写在最后:开源的边界不止于代码

JetDeng的故事,提醒我们一个重要的事实:开源不是一场技术竞赛,而是一种多元的共建

正如他所说:“很多工程师并不在核心代码路径上,但他们用内容、使用反馈、真实场景的验证,把技术变成了能被理解和传播的语言。”

在 Greptime 社区,我们欢迎每一种形式的参与,无论是代码、文档,还是一篇真实的分享内容,或者是一场社区线下活动的参与。我们也期待更多 JetDeng 这样的 Advocator 来参与到 GreptimeDB 开源社区,让技术有温度,让数据开口说话

📬 如果你也想成为我们社区的一员,欢迎持续贡献社区/留言联系我们,我们愿意把你的故事记下来,传出去。

  • 👉 Contributor:贡献一个 PR
  • 👉 Committer:持续性地贡献高质量 PR
  • 👉 Advocator:通过技术/非技术能力参与社区建设

📌 你也可以:

Interviewer:Yinyong,Beryl Interviewee:JetDeng


关于 Greptime

Greptime 格睿科技专注于打造新一代可观测数据库,服务开发者与企业用户,覆盖从从边缘设备到云端企业级部署的多样化需求。

  • **GreptimeDB 开源版:**开源、云原生,统一处理指标、日志和追踪数据,适合中小规模 IoT,个人项目与可观测性场景;
  • **GreptimeDB 企业版:**面向关键业务,提供更高性能、高安全性、高可用性和智能化运维服务;
  • **GreptimeCloud 云服务:**全托管云服务,零运维体验“企业级”可观测数据库,弹性扩展,按需付费。

欢迎加入开源社区参与贡献与交流!推荐从带有 good first issue 标签的任务入手,一起共建可观测未来。

Star us on GitHub | 📚 官网 | 📖 文档

🌍 Twitter | 💬 Slack | 💼 LinkedIn

加入我们的社区

获取 Greptime 最新更新,并与其他用户讨论。